在精密制造與質量檢測現場,三豐便攜式粗糙度儀作為評估工件表面微觀不平度的儀器,廣泛應用于機械加工、模具制造、汽車零部件及航空航天等領域。其測量結果直接影響產品性能與使用壽命。為確保三豐便攜式粗糙度儀數據準確、重復性高,必須遵循科學規范的操作流程。

第一步:環境準備與設備檢查
選擇穩定、無振動的測量環境,避免強電磁干擾。檢查三豐便攜式粗糙度儀外觀是否完好,確認測量探針無磨損、彎曲或污染。查看電池電量是否充足,確保連續作業不中斷。開機后觀察屏幕顯示是否正常。
第二步:開機與系統自檢
按下電源鍵啟動儀器,系統自動進行初始化與自檢。等待傳感器歸零、驅動裝置復位完成。部分機型會發出提示音或顯示“Ready”狀態,表明已進入待測模式。
第三步:校準驗證(每日使用)
使用隨附的標準粗糙度樣塊進行校準驗證。將探針垂直置于樣塊表面,按測量鍵執行測試。若顯示值與標稱值偏差超出允許范圍(通常±5%),需清潔探針或執行正式校準程序,確保測量基準準確。
第四步:參數設置與模式選擇
根據被測工件要求設置測量參數:
截止波長(λc):常用0.8mm或2.5mm;
評定長度(Ln):通常為5倍截止波長;
濾波方式:選擇RC、2RC或高斯濾波;
測量方向:與加工紋理垂直。
保存常用配置,便于快速調用。
第五步:正式測量與數據采集
將儀器測頭穩固置于工件表面,確保底座接觸。啟動測量,驅動裝置自動帶動探針沿表面勻速滑行。過程中保持儀器穩定,避免晃動。測量結束后,屏幕實時顯示Ra、Rz、Rq等參數及輪廓曲線。
第六步:數據記錄與設備維護
保存測量結果,支持命名存儲或導出至U盤/電腦。清潔探針,蓋上防塵帽。關閉電源,將儀器放入專用箱內。定期使用鏡頭紙清潔屏幕與探針導槽。